~前文~



    我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台智慧型手機,不管是想拿來看影片.遊戲或著是看股票等等 ,挑手機的時候大多選擇AndroidIOS系統,再來就非常注重品牌後來看CPU表現如何、容量幾GB、拍照畫素、有沒有自拍鏡頭,完美主義的人可能還會去再看看快取記憶體(RAM)512MB768MB還是1GB
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但是,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智慧型手機最關鍵組成的元素,也就是螢幕的顯示面板『一個好的螢幕能讓你玩遊戲看影片上網頁爽度滿分,一個"不是"這麼好的螢幕可是會讓你忙充電常抱怨眼睛疲累而倦』,可見手機買來不只是要玩得爽,也要看得爽,所以選擇手機時面板的挑選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吧!?





首先手機觸控螢幕的種類分別為常見的兩種



第一個就是電阻式觸控螢幕

第二個就是電容式觸控螢幕

以下簡單做個兩種螢幕的比較:
■•透光度
 觸控式面板是依附在LCD外面的,所以其透光率以及其抗眩抗反射的特性也相對重要。電容式觸控面板要做到高透光及抗眩光並不容易。一般只有85%的透光率。而且抗眩的效果也不佳。跟電阻式觸控螢幕比起來,電容式觸控螢幕讓整個視覺亮了起來,整個視覺質感也提升不少。
■•硬度
 電阻式的表層是PET(塑膠)材質,通常硬度是3H,這邊所謂的H硬度就是我們鉛筆的硬度,例如像2BHB鉛筆之類,我們使用鉛筆都知道鉛筆是很容易折斷的,在加上塑膠老化之後會變脆,電阻式觸控面板是很容易損害的。 
   3M在電容式面板的表層採用3M獨家HardCoat,可以讓電容式面板的表層達到玻璃的硬度,Mohs的等級由一到十,最硬的等級是十:鑽石。
■•反應時間 
 電容式等於是及時的反應,你使用電阻式的話則是會有遲鈍的感覺,跟不上遊戲的節奏。
■•觸控打點壽命 
 通常我們是以觸控打點壽命來表示觸控面板的可靠性及耐用性,電容式可以說遠遠超過其他電阻式的技術。
■•操作高溫 
 由於現在CPU速度越來越快,CPU也越來越燙,再加上LCD面板發光發熱,現在整個系統散熱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一個技術問題,電容式在高溫的容忍度比電阻式還高20C,在系統設計可以比較方便,而且還可以在一些特殊環境使用。
■•UV 
 PET是不抗UV的,因此電阻式並不適合在戶外長期使用。電容式並不怕紫外線,而且加上之前比電阻式還高的操作高溫,更適合在戶外接受太陽的風吹日曬。 
■•起動力量 
 由於電阻式必須要壓下PET表層才能造成電壓降進而產生一個Touch ,你一定要施力壓下去才可以啟動電阻式面板,有時太輕的一個觸碰會無法驅動電阻式面板,然而,電容是只要手觸碰到表面,就可以形成一個觸碰,不需要施加任何的力量,在使用者的觀感上會覺得電容式更靈敏。

結論:電容式無論在透光度、硬度、準確率、反應時間、觸控打點壽命、操作高溫、抗UV、和起始力量各方面都遠勝過電阻式觸控。

市面上智慧型手機螢幕面板:


最常見的手機面板TFT


    TFT又可稱為主動式矩陣液晶,簡單說,TFT-LCD面板可視為兩片玻璃基板中間夾著一層液晶,上層玻璃因與彩色濾光片貼合、而下層的玻璃則有電晶體鑲嵌於上。形成每個畫素(Pixel)各包含紅藍綠三顏色,這些發出紅藍綠色彩的畫素便構成了面板上的影像畫面。而缺點在於耗電量極高。


    TFT的進階,也就是現在各智慧型手機最常使用的SLCD螢幕,也可以稱為SUPER-TFT,後 Samsung又研發了比SLCD更高階的面板,也就是SC-LCD(Super Clear-LCD),再者就是後來出的SLCD qHD 也就是跟 iPhone 4 解析度相近的 960 x 540pixels (iPhone4  960 x 640 pixels)
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tunacat_5_HTC-Sensation_1d3d4a9ba4b31812c8b0c5f179254250ori.jpg 

▲左邊的 Sensation(SLCDqHD)與右邊的Desire HD (TFT)相比,可見Sensation的色彩更為真實,Desire HD則比較淡白。

mobile01-008d7a93990249e025c4d02f0f76fe3a.jpg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mobile01-4b6a6a13f53e9694a35075fe78b6f778.jpg

 


▲左為SC-LCD右為TFT,兩者比對很明顯的TFT的顏色色偏很嚴重偏白,而SC-LCD較接近真實色彩。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456.JPG 

▲上為TFT 下為SC-LCD,TFT很明顯的色彩偏向白淡,SC-LCD較接近真實色彩。


AM-OLED面板 (Samsung-I9000.I9100..等):


    AMOLED跟一般的螢幕(LCD)的確不一樣 ,它是OLED也就是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 ,它的原理是在兩片電極中放入有機發光材料通電後就會自己發光 ,而液晶本身不發光 ,所以又被叫作背LED螢幕 ,而這種螢幕又分為主動與被動矩陣兩種 ,AMOLED就是主動矩陣跟傳統液晶相比它色域會更寬對比更高是目前TN面版的十倍視角部份也比較廣(最多可以到180)

    AMOLED的進階版SAMOLED(I9000)、S-AMOLED Plus(I9100)、HD S-AMOLED(Samsung NOTE.Nexus)以S-AMOLED Plus的飽和度最高,但也最不接近真實色彩,鮮豔過度,見仁見智,有人喜歡鮮豔有人喜歡接近真實色彩。

    HD S-AMOLED 螢幕理論上畫素密度 (285ppi) 應該要接近 iPhone 的 3.5 吋 960x640 螢幕,但因為 Pentile 共用子畫素的關係,從子畫素的觀點來看,兩者的子畫素數是一樣的,因此在密度上,螢幕小得多的 iPhone 4/ 4S 目前仍然是智慧型手機界的畫素密度之王 (326ppi) ,更不要說 Galaxy Nexus 同時繼承了 Pentile 畫面從稍微偏側面看過去,會偏向藍綠的問題

(SuperAMOLED 顏色的表現較偏藍)

AMO VS SLCD  廣角.jpg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AMO VS SLCD  廣角2.jpg

 


▲AMOLED及SLCD廣角度比對能夠發現AMOLED的廣角度比SLCD顯示來的清楚。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AMO VS SLCD  銳利.jpg 

▲AMOLED跟SLCD相較之下AMOLED則看得出來有毛邊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I9000 VS I9100 螢幕.jpg 

▲(左)I9100(右)I9000顏色對比,可以發現I9100顏色更鮮豔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SAMOLED 與SAMOLED PLUS分別.jpg 

▲「Plus」指的是以 RGB 三色子畫素為一組,組成一個畫素的排列,而沒有的螢幕則是用Pentile 排列,讓相鄰的畫素共用子畫素。可以發現Plus的色彩更為細緻。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ip.9100.9000 01.jpg 

▲()I9000 ()I9100 ()iPhone4,之中iPhone4整體畫面篇淡白色彩,I9100色彩最為鮮豔過度飽和,I9000則為中間值。



    除此之外還有MOTO剛出不久的RAZR XT910,採用了不一樣的SAMOLED,名為「Super AMOLED Advanced」;螢幕採用的是 Pentile 的子畫素(subpixel)排列方式,並非一般 TFT  RGB 排列,實際的畫素計算起來會比較低一點,因此如果仔細看的話,可以看到螢幕的直線條會出現些微毛邊的情形,解析度並沒有非常好。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tunacat_3_Motorola-RAZR_75965f85a95c872a8333c1309b476506.jpg 


▲ RAZR 螢幕採用 Pentile 的子畫素排列(R-G-B-G),所以肉眼上看起來的解析度會稍微低些。





接著我們以AMOLED.vs.SLCD兩種不同材質的面板做對比

 

 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AMOLED VS SLCD.jpg

 

 

▲AMOLED的顏色較飽和,SLCD較真實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AMOLED VS SLCD 黑幕.jpg

 


▲用黑幕作對比,很明顯的AMOLED的黑色更為深色,SLCD則很明顯沒這麼的黑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AMOLED VS SLCD 漸層比對.jpg

 


▲AMOLED黑色的地方還是很明顯的深黑,但是白色的地方卻過於飽和呈現偏淡藍的現象;SLCD則都較接近於真實色彩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AMOLED VS SLCD 顏色比對.jpg

 


▲AMOLED很明顯的比SLCD來的深藍;上面很明顯的看出兩者面板顏色排列的方式不同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AMOLED VS SLCD 廣角2.jpg

 


▲斜看AMOLED有偏藍的現象,SLCD則較接近真實色彩,可見AMOLED過度飽和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AMOLED VS SLCD 廣角3.jpg

 


▲AMOLED的廣角度很明顯的高於SLCD,SLCD已有色偏的現象,AMOLED則維持在偏藍。由此可知,兩者之廣角度『AMOLED > SLCD』



我們再以更進階的SAMOLED.vs.SC-LCD做對比

 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SCLCD.SAMOLED01.jpg

 


▲左為SC-LCD右為SAMOLED,SC-LCD顏色的表現較偏黃,SAMOLED顏色的表現較偏淡藍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SCLCD.SAMOLED02.jpg

 


▲左為SC-LCD右為SAMOLED,SC-LCD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則是顏色較濃郁,清析度較佳的,SAMOLED黑色的顏色層次感表現較優,較黑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SCLCD.SAMOLED03.jpg

 


▲左為SC-LCD右為SAMOLED,SC-LCD很明顯的顏色濃郁,SAMOLED呈現灰暗的表現,層次感較優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SCLCD.SAMOLED04.jpg

 


▲左為SC-LCD右為SAMOLED,SC-LCD明顯顏色偏黃,SAMOLED則偏藍。

 



SONY 的Bravia Engine 影像技術(arc、arc S、Xperia Pro、neo..等):


    Sony研發的Triluminos LED背光燈技術。這技術以特別方式排列LED的三原色,創造更廣濶的色域,顯著提升至近乎原色。具備DigitalReality Creation畫質精細高倍密技術,能將不良的影像訊號,轉換成精細而層次分明的畫質,同時過濾雜訊,加倍提升銳利度,呈現出高解析度、豐富的立體層次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on.jpg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off.jpg

 


▲ 上 面 是Mobile BRAVIA Engine關掉的畫面,下 面 是打開的。最明顯是對比度有出來,所以像山的皺摺、天空裡哪邊還有雲層…等,就出來了。
白色點點的星星,經過Mobile BRAVIA Engine加強後,有加強這裡的銳利度,點點看起來就比較清晰分明一點。

 


    Mobile BRAVIA Engine主要是針對影片跟看照片時有作用,對一般選單畫面,或遊戲畫面則沒有調校功能,這可能也是我們沒有在XperiaPlay上看到顯示技術的原因吧。
    可視角很廣,可達160度,側看影片畫面時,顏色也不會變,也不會有蒙上一層白的感覺,所以兩三人一起在手機上看影片時,坐在左右兩邊的人看到的畫面都還是清楚的,但除了一起看影片看照片之外,我想不到可視角很大可以用在哪裡了…但影片從側面看和從正面看影片清晰度都一樣

 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mobile01-3d6dd0aacc0f77ac9712469faf8dbb03.jpg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mobile01-458b101c4fea7566eee7ab37a3721bfe.jpg

 


▲可以看最後面的綠樹,那個輪廓跟顏色也覺得比較緊實。藍旗子的顏色也比較飽滿





其實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iPhone 4 的螢幕吧!?


    iphone 4 螢幕使用了Retina Display視網膜螢幕液晶顯示器 ( 326dpi超越人類視網膜可見極限300 dpi ) 的IPS面板不過原理還是TFT的原理,就是以背光式照明,所以顯示色彩沒有AMOLED這麼鮮豔,不過也顯得較真實。
    IPS面板屬於
TFT面板廣視角技術的一種,過去LCD顯示器採用的液晶分子光閥是以上下為開或關的動作,IPS則將液晶分子的旋轉改為橫向,因此IPS也有水平轉動的意思。目前IPS歷經多次改良,也被稱為Super-IPS技術。透過IPS技術,可以將面板的上下左右視角提升至各170度左右。
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4684760420_5ac931a13f_o.jpg

 


▲此圖為iphone 4 跟3GS 螢幕互相比較(左為4右為3GS),可以發現3GS螢幕上可以看到有細微顆粒而iphone4則顯示非常清楚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14c691fd67fcc3.jpg

 


▲遠看iphone 4及3GS就可看出4的解析度遠勝於3GS。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super-amoled-plus 顏色比較.jpg



▲(左)I9000 (中)I9100 (右)iPhone 4,iPhone 4解析度明顯較高色彩表現較現實,其他兩者色彩表現皆較飽和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super-amoled-plus-vs-retina-display廣角.jpg

 


▲(左)I9000 (中)I9100 (右)iPhone 4,廣角度以i9100表現最好,再來是iPhone4,I9000表現最差。


我們看下面三種螢幕的色彩比較 :


SAMOLEDPlus (I9100) Sensation (SLCDqHD) 、Desire HD (TFT)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(上左)Sensation、(上右)S2、(下)Desire HD.jpg

 


▲(上左)Sensation、(上右)I9100、(下)DesireHD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左邊的 Sensation 與右邊的 S2 相比,對比與飽和度的差異相當明顯。.jpg.jpg

 


▲左邊的 Sensation 與右邊的I9100 相比,對比與飽和度的差異相當明顯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以同一張圖片來看,下方的 Desire HD 稍偏藍,上左 Sensation 顏色比較準確,上右的 S.jpg

 


▲以同一張圖片來看,下方的 Desire HD 稍偏藍,上左Sensation 顏色比較準確,上右的 I9100 則相當豔,很好看但不是很貼近真實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在可視角表現方面,S2 最好,Sensation 次之,而 Desire HD 表現最差。.jpg.jpg

 


▲可視角度以Desire HD偏色最嚴重,再來是Sensation,很明顯I9100的可視角大勝兩者還未偏色,一樣很鮮豔。


<ignore_js_op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">用另外一張圖片來比較看看.jpg

 


▲(上左)Sensation、(上右)I9100、(下)DesireHD,用另外一張圖片來比較看看。

 



結論:不管是哪一種面板各有各的好壞,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,這是見仁見智的,就像是人各有所長一樣;每個人選擇螢幕的角度不一樣,就像是有人處於白天陽光高照的地方工作,那螢幕選擇就該以高亮度的IPS為主要選擇,也有的人喜愛顏色豐富色彩繽紛,那就是非AMOLED莫屬了,也有的人不喜歡太飽滿的色彩則喜歡接近大自然的真實色彩的SLCD,每個人喜愛的皆不同。
    最後,其實這篇最重要的只是想要提醒大家,不只要注重手機的CPU、容量、畫素、RAM,而忘了最重要的是要選擇讓眼睛最舒適的面板為首。



以上收集資料來源(非全部):比價王、維基百科、MOBILE01、engadget、phone arena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玨情人 的頭像
    玨情人

    玨情人

    玨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